标题: 方世聪的绘画艺术及其心象派的时代意义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fang
豌豆
Rank: 2



UID 6482
精华 10
积分 220
帖子 38
威望 220
艺术币 201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8-7-2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7-27 15: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方世聪的绘画艺术及其心象派的时代意义

方世聪的绘画艺术及其心象派的时代意义





李  鸣




   近日,享誉海内外的法籍华人著名油画家方世聪不同时期的心象派代表作,在位于外滩的上海市档案馆集中展出,一时间成为文化艺术界的热谈话题。

   方世聪先生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5岁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将其抚养成人。上世纪60年代就读于上海美专,师从吴大羽、俞云阶等中国一流油画大师。至70年代,其肖像人物作品已于国内流传甚广,以至于到70、80年代之交,以《金发夹》、《老师》等刻画平凡人物灵魂世界的作品为代表,显示出其绘画艺术已臻非凡的程度。1987年,方世聪先生怀着勇攀世界油画艺术之巅的壮志,毅然舍弃了舒适的生活环境荣誉,踏上了海外探索之路。二十余年来,方先生的足迹遍布欧美及东南亚各地,不仅研读了世界历代油画大师的精品力作,甚至深入艺术家们的故地,亲身体验大师们的生活环境与创作时的心境,从中把握艺术创作的真谛。在大师们思想和精神的激发下,方世聪先生的创作日益升华,《星辰》、《凯旋》、《缘生》、《巴厘岛公主》、《法国面纱》、《彩云》等大量精品在世界许多地方陆续展出,博得了法、英、德、美等国艺术圈内外的高度赞誉,甚至得到了英国王子查尔斯、法国文学、艺术界的青睐。在长期的艺术涉猎、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中,方世聪先生不仅获得了丰厚的感性经验,而且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美学认知,从而摆脱了必然王国的桎梏,进入了二度空间艺术的自由世界,且开创了极具时代意义的心象派。

   方世聪先生的绘画精品在沪展出后,人们不仅为其精湛的艺术感染力所震撼,同时也被心象派“以心作画”背后的艺术理念所吸引。心象派之所以能够在东西方强手如云的绘画界异军凸起,是因其在探索艺术真理的同时,还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在分析研究经典哲学一元论(描述空间关系的形式逻辑)和二元论(描述时间关系的辩证逻辑)各自利弊的基础上,对宇宙万物的内在联系、生成、互动、变化现象提出了 “三元流转变化观”。而心象派赖以发展的美学理论——“三元心象传导说”(画家心象→被画者心象→观画者心象),也是在上述哲学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博览古今中外思想、艺术大师们对美的诸多见解,其大抵可作四类:一是将美归为客观事物本身。二是将美归于人类的主观意识。三则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四是强调美属于社会实践的产物。心象派不仅承认美具有人的主观性,同时,也承认其需要客观存在的参与。但心象派摆脱了以往美学家们从观念到观念的研究模式,由生物学入手,对人类的神经系统及其基本运作方式加以考察。他们指出,人的五种感觉神经在同时或连贯的情况下,彼此间会建立起原始通道。以后当其中一部分感觉神经被刺激,其刺激信号会经“原始通道”激活其余的感觉神经。由于被激活的感觉神经所反映的事物并非真的存在,故而心象派称之为“虚拟事物”。这种“虚拟事物”在人的大脑神经系统中成立之后,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和其他真实或虚拟事物的刺激反复重组,从而形成一个独立于客观世界的虚拟世界。值得注意的是,虚拟事物对于人类神经系统的激发作用与真实事物的刺激作用具有某种等效性,因而它同样可以对人的生理、心理乃至情绪构成影响。《尸子·贵言》中有云:“心者,身之君也。”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心”不仅统帅全身,而且还是思维(虚拟世界运转)的核心。因而唐代的司马祯在其《坐忘论·收心》中说:“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师。”这就是为什么方世聪先生会认为:只有“心象”这一概念,能够贴切地涵盖所有真实和非真实的虚拟事物乃至虚拟世界的原因。

   心象派认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也就是其大脑神经系统中的虚拟世界,亦即他的心象。所以,心象派画家在绘制人物肖像时,不仅是在刻画画家自己的心象,更重要的是刻画被画者的心象。他们认为,只要能刻画出自己心中所捕捉到的被画者的心象,采用任何表现手法都是合理的。这一点,在心象派大师方世聪的绘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我们不是在他个人的画展上,同时看到《金发夹》、《小顽童》、《节庆》、《岛国阳光》、《圆觉菩萨》等风格、笔法乃至色彩关系完全不同的作品,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它们本出自一人之手!然而,所有这些画面人物都深刻地映现着他们被画家激活了的“心象”,以至于观者决不会将他们的身世、心念,甚至欲望混为一谈。

   一切艺术品,都是通过影响人们的情绪来实现其存在价值的。不过心象派画家相信,艺术品是否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并不取决于画家是否有这样的愿望,而是取决于画家是否有效地将自己捕捉到的客观事物或虚拟事物的心迹,通过自己的心念,以及眼睛和手的“转译”,注入于画面形象之中,使画面形象亦具有其当有的心象。即如河水不需要设定自己怎样去运载竹木,而只需要让自己永远追随着低处向前奔流;竹木遇到奔流的河水,自然会被运载而去的。

   画家方世聪所代表之心象派的产生,对于中国来说,其全新的哲学理念、突破性的美学认知和卓越的艺术表现,使中国的绘画艺术终于走出了近百年来无理论支撑的盲目时代;而对世界来说,心象派在美学上所确立的强调内涵的中国元素,冲破了西方后印象派以来造型艺术惟形式化的轻薄局面。其对后世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 本帖最后由 fang 于 2008-7-27 15:41 编辑 ]

顶部
[广告]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 22:43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 2001-2007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108973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21世纪艺术网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