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
芝麻
UID 6559
精华
0
积分 60
帖子 14
威望 60
艺术币 39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8-7 来自 北京
状态 离线
|
|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看四川油画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重发此文
看四川油画 王朝闻
生活经验不只向画家提出应该画什么,也向画家提出了应该怎样画。缺乏生活经验的创作构思,难免产生连作者自己也不激动的向壁虚造。缺乏生活经验的艺术批评,很难从主观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但四川美院油画展,例如朱毅勇的《山村小店》对此却作了应有的补充:艺术反映生活的结果,是不是比生活自身更便于认识,这却要看画家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是否深入,是否拥有独到的见地。
当画家们强调感觉的重要性时,我这么强调认识是否有点不对味呢?《山村小店》使我觉得,画家对生活的特殊点的敏感,也基于他对生活拥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感觉也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的深度和敏锐的感觉往往是互相作用着的。我觉得这一作品的显著优点,在于他对生活的反映和常见的那种记录式或图解式的作风大不相同。它那生动的形象表现了旧事物正在转化为新事物的矛盾,形象的生动性主要表现在反映了新与旧的对立及其发展趋向。前年我经过四川山区,所以觉得这幅画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山区如今还比较贫穷,这幅画真实地反映了山区生活的简陋状况。然而包括四个背向观众的女孩子,不只使画面充满了喜悦的气氛,而是预示着人民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光辉的未来。青年画家没有忽视这样值得重视的未来,造型艺术才能在瞬间的生活现象的描绘中,相应地反映了事物的发展过程。画家们正在努力从平庸的报导式或缺乏感情的图解式说明式的作风的影响中解脱出来,而且达到了“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高度,这新收获是令人高兴的。
平庸地给生活现象作记录,画面记录着生活的一屑现象,正如只从观念出发而不是从实际出发,用形体和色彩给某种现成的观念作图解那样,只能证明作者缺乏生活经验和对于实际生活缺乏独到的认识。基于我自己的这种认识,所以觉得马一平的《回春之曲》、何多苓的《春天已经苏醒》、罗中立的《春蚕》、陈可之、刘晓的《历史》等作对怎样画的探索值得注意。看来作者正在对生活进行他们自己的认识。《历史》和《山村小店》一样,作者对生活的认识也并非人云亦云,而是有他自己的认识的。那个正在给刘少奇同志画像擦灰尘的少女的背影,似乎凝聚着丰富的人民的感情。如果说她手上的那一块抹布是一种象征,象征了党中央和广大群众给冤假错案平反的正义性,这不等于是在给可能挑出这样那样的缺点的作品灌米汤吧?真正拥有高度政治责任感的艺术家,绝不是回避矛盾的庸人。但如何用自己的作品来提高人民对生活的认识,首先要看他自己对生活中的矛盾有没有比较正确然而又是独到的认识。
既然入画的农民也要改变贫困和落后的状况,反映农村题材的画家力图从不利于社会主义美术的发展的教条中解放出来,这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美术》杂志1982年4月转载《光明日报》的文章
中国美学大师王朝闻在文中点评的作品:
春蚕 罗中立.jpg (55.13 K)
2008-11-8 13:25:54
春蚕 罗中立 春风已经苏醒 何多苓.jpg (65.99 K)
2008-11-8 13:25:54
春风已经苏醒 何多苓 回春之曲 马一平.jpg (124.97 K)
2008-11-8 13:27:46
回春之曲 马一平 历史 陈可之 刘晓.jpg (151.34 K)
2008-11-8 13:27:46
历史 陈可之 刘晓 山村小店 朱毅勇.jpg (111.76 K)
2008-11-8 13:25:54
山村小店 朱毅勇 天上的云 张晓刚.jpg (110.85 K)
2008-11-8 13:25:54
天上的云 张晓刚
|
人们的思想中总有空洞
|
|
[广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