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马皓明:老洋房里孕育画廊经营奇才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paipai
西瓜
Rank: 8Rank: 8



UID 17
精华 19
积分 1273
帖子 313
威望 1273
艺术币 1234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2-13 23: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马皓明:老洋房里孕育画廊经营奇才

  拍卖行里的一幅名画动辄创下几千万美元的天价,这样的场面我们虽然熟悉,但离我们的生活毕竟还很遥远。现在的人们也会去买画,但大多数人可能只是用它来装饰一下新居,有多少人会把买画作为一项投资呢?事实上,艺术品和证券、房地产一起,被认为是个人投资的三个主要途径。艺术有价,而画廊就是艺术品走向市场的载体。画廊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正在上海蓬勃兴起。

  座落在安福路的这家画廊,门面不大,却总能留住路人的脚步。临街的玻璃窗后面,一幅色彩明亮的大型油画极其醒目,散步到这里的人们常常会忍不住推门而入。画廊设在一栋老式洋房的底层,面积不大,布置简洁,没有华丽的装修和摆设,却让人感觉极有格调。
画廊主人马皓明,美术学院毕业后开了一家设计公司,由于工作中接触艺术品较多,而且同许多画家结下友情,后来便逐渐以艺术经纪人的身份出现,在1997年的时候开了现在的这家小雅画廊。

  最初小雅的客户都是些过路客,画廊也经常在上海的英语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上做些广告,逐渐吸引了一些老外前来投石问路。喜爱画画的马皓明常常去看各种各样的画展,在画展上结交的不少画家和收藏家日后成了小雅画廊的固定客户。有一位台湾客人,是上海一家投资顾问公司的总监,在画展上结识马皓明之后,就经常光顾小雅画廊,慢慢地两人成了挚友。每次从台湾回到上海,这位客人第一站就会来到小雅画廊,同马皓明聊聊画,谈谈台湾画廊的市场行情。

  画廊开了五、六年,已经有20多位收藏家成了小雅的固定客户。他们大多是在上海的欧洲人,或是一些港台商人。这些收藏家都非常地有鉴赏眼光,有品位,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在小雅画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顾客,一个人静静地四处看,碰到喜欢的画就掏钱买下,不用主人介绍,也不谈价钱,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马皓明为自己的画廊有这样一批忠实客户而感到非常自豪。他认为,所有画作一旦进入画廊,就都是商品,开画廊都希望赚钱,但买画绝不是买张纸买幅框那么简单,而是买那份审美情趣。在艺术欣赏方面,买家和卖家应该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那种。

  这位年轻女子是小雅画廊20多位签约画家之一,几年前从南京到上海做职业画家。马皓明偶然在一次画展中认识了她,并且极为欣赏她的画风,接触几次后两人欣然签下了合作协议。马皓明与她的合作方式是一次性买断她的作品,售出后不再进行分成。

  和马皓明签约的画家当中,还有不少类似的国内中青年画家。马皓明认为他们的画有创意,有朝气,但同时由于这些画家还没有出名,画的价格不高,一次性买断他们的作品,对画廊来说,资金压力也不是很大。

  吴锐众也是小雅的签约画家。他与马皓明的合作关系则是一种代理的方式,作品售出后画廊和画家进行分成。对这类画家,马皓明除了定期举办画展、在媒体上宣传之外,还经常向国内外的客户介绍画家的最新动态和作品的市场行情。小雅画廊目前经营的作品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与所代理的画家进行三七分成,画廊的盈利基本在15%左右。

  在这栋一年花20万元租下的老房子里,马皓明悠哉优哉地享受着自己营造的写意空间。对于画廊经营,马皓明有着自己的想法,目前国内正处于艺术产业培养期,画廊作为一种超前行业,市场需要慢慢地培育。开画廊既要偏重学术品位,但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商业行为。画廊要在生存、发展和提高大众审美意识之间寻找平衡点。

顶部
[广告]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2 15:15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 2001-2007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88784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21世纪艺术网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