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资本强权 首届美术批评家年会上的发言
上午的议题,我理解是有关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很多批评家都做出了关于艺术意义的不同表述。这个话题很有意思,这是因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演进,需要建构自己的本体。这种本体也就是批评家创造艺术史、书写艺术史的独特价值。从这个本体生成意义上来说,当代艺术史也是当代艺术批评史,19世纪晚期以来的西方艺术史可以说就是一部艺术批评史。我在川美、清华任教这些年,主要精力在批评历史和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期望能够从学院培养出新的批评家。记得2005年那一届,我指导研究生段君做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的硕士论文。基本上梳理了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当代批评状况,做了一个有关当代批评家批评观念和批评方法的回顾,检验他们的观念和方法对当代艺术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包括存在的问题。
1990年代那场关于艺术意义讨论的意义在于促进了艺术批评的理论化,同时也促进了艺术理论、美学理论以及社会理论的批评化诉求,开始扭转以往以印象式、文人随笔、杂文和新闻文体为主的批评惯性,这种学术理论批评化的诉求,对于艺术批评学理的积极探索和艺术批评的学科建设是有阶段性意义的。从90年代那场讨论开始,我发现很多批评家都进一步确立学术立场,调整自己的方法论,自觉运用自己熟悉的或有兴趣的理论体系,介入其中某一个领域或者某一个艺术门类进行批评实践。
我倾向于把意义话题导入价值论问题和大家交流自己的观点。这也是郎绍君先生、小山先生都提到的资本与当代艺术的紧张关系问题。其实我们今天的讨论,面对的是一个更大的权力话语体系,这就是资本的强权。资本强权侵入了一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社会,我注意到经济学家近年用“权贵资本主义”概念分析我们当代社会的性质,相当准确。资本强权反映在当下艺术市场,直接影响到艺术生产、展览、收藏和评价。当我们冷静观察、严格分析下去,就会发现艺术意义话语几乎被经济价值话语操控,艺术作品的品位价值判断越来越不在批评家这里。资本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仅仅是一个分析符码,从文化的象征资本到经济资本的运作,用布迪厄的话说是一种“炼金术”,但是资本强权则带有明显的罪性,是一种不断扩张的制度化贪婪和暴力。所以我宁愿在这里谈谈价值论。价值论涉及到三种价值,一个是审美价值,一个是伦理价值,一个是经济价值。审美价值体现在艺术形式批评、伦理价值体现在社会批评,例如高名潞教授对“无名画会”的发掘,广东批评家组织的“社会学转向”的讨论,前者强调审美的无功利和纯粹,后者关注社会公正,强调艺术在公共领域的干预作用,这两种批评在批评历史中一直具有学派涵义,但在后现代批评思想中,它们不是对反的、不可交融的关系,例如布列逊等西方艺术历史学者的“新艺术史批评”已经做出了有益的融合尝试,我认为在当代中国,社会批判和形式批评都是需要认真面对的。不能用两极分立的方式演绎批评主体的精神分裂。
如何认识资本强权?资本强权是经济全球化负面逻辑,经济全球化本来是指各国生产经营活动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跨越国界的融合,是各国经济联系和经济依赖程度的高度化。经济全球化以资本无限增值和扩张本性为根本驱动力,以世界市场的形成为根本前提,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虽然可以惠及世界,但对各国产生的影响并不相同。突出的症候在于,经济全球化未必会带来政治的民主化和审美的现代化。经济全球化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有可能阻挠全球政治民主化的步伐。经济全球化的主角之一是大型的跨国公司,在艺术市场领域的主角是跨国拍卖公司、超级收藏机构。在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中,跨国公司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某些超级跨国公司的经济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中等规模的国家。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有些跨国公司违背人类基本的道德伦理底线,或者疯狂掠夺后发展国家的能源及各种资源,或者将垃圾、有害农药、有危险的基因产品等倾销到穷国,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的许多国家成为其牺牲品。美国“恐龙式”的超级跨国公司在世界百强中占有三分之二,在中国的投资最多,陆续被曝光的恶行也最多。这些公司在中国的行为,与他们在西方的行为截然不同。他们在有法律的地方遵守法律,在没有法律的地方为所欲为,甚至连起码的道德伦理都抛弃了。人们开始质疑,依托于西方的文化、道德、宗教信仰及经济规律的跨国公司,是否可以仅仅为了赚钱便为虎作伥呢?资本强权在艺术市场的反应,我仅举一个案例,根据国际艺术拍卖市场透露的信息,少数写实的媚俗格调的油画作品据说在不远的将来会突破一亿人民币,现在的拍卖纪录是1000多万人民币。由此看来,策展、传媒不断炒作的几大“天王”,压根就是资本造神——肆意与市场联手“打造”艺术“财神”。显然,这种现象对于那些坚持自由实验而基本生存仍然贫困的艺术家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长此以往,用不了多久,象798艺术区和宋庄画家村将会被少数几家资本雄厚的超级画廊、艺术馆或收藏机构彻底垄断、竭泽而渔、一网打尽。这不是危言怂听,你如果想看过去20年的中国当代优秀艺术作品的原作,绝大部分在国内已经看不到了。一些录像艺术作品被国外收藏,等于被冷冻起来,因为奇货可居,收藏者既不投放音像市场发行,又不对教学和研究开放。好吧,你要作研究、作评论,只有光碟刻录的静态图片,其实等同商品海报宣传。
资本强权在本土的症候更是无以复加,比如当代艺术产业化模式的推行,实质上是,一方面投资方仅仅榨取当代艺术品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加紧遏制那些具有观念实验、社会批判意识的自由艺术。有关部门委托清华传媒学院起草艺术法,起草专家向我们研究当代艺术的学者咨询,我表示质疑,新闻都没有立法,艺术立法从何谈起,教育已经产业化了,难道恶果还不够吗?
以往我运用后殖民理论来阐释市场化、犬儒化现象,现在感到经验贫乏,很不得要领。因此我认为还应当坚持资本批评,坚持意识形态症候分析,这也是批评的传统,马克思在19世纪用了40年探究资本的秘密,法兰克福学派在战后经历的文化工业,工具化、齐一化、对象化的现代性,也正是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说,西方理论不能够用来探索我们的现实问题,其实不然。因为资本的强权假借经济全球化已经无所不至,在中国在这样一个一元独尊的“整一现代性”还没有终结的历史时期,显得尤其厚黑、霸道,这同样是一个“超真实”的语境。
以上发言,意在申明艺术批评要坚守的两种价值: 第一,审美价值。第二,伦理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