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包乐图”和“宫乐图” [打印本页]

作者: 啦啦啦    时间: 2011-3-18 21:04     标题: “包乐图”和“宫乐图”

我拨通了陆燕老师的电话,寒暄之后,就直接的说明了我的用意,谁知她有点不太情愿的说:“不就是一张工笔画吗,没有宣传的必要嘛。你还是多多的康复身体吧!”我再三的重申自己的兴趣,并说许多网友也非常欣赏她的画,这并不仅仅是一张工笔画的问题,它是你们在工笔画的探索方面经过多年努力才有的高度体现,是一个人们看待中国工笔画表现的误区需要扭正的契机。我啰啰嗦嗦的唠叨了许多,她才就关于这张画以及其他的问题给我拉起了家常。

那是去年的事情,中央美院国画系下达了要在中国美术馆办个国画系教师作品展的指令,每个老师都要有新作品参加。她不知道该画什么样的题材比较好些,所以就一直迟迟的没有动笔。这段期间,姚有多(原国画系老教授)老师的夫人(她称为姚师母)住院她就去陪护,午饭时到附近小饭馆就餐,觉得这饭馆的包子挺好吃,又看到那里的师傅阿姨们包包子的工作状态挺招人喜欢,就动了想画这样场面的速写。这段时期,她恰好就给本科生上工笔临摹课,主要是临摹唐代的名画“宫乐图”,一下课她就赶快的往医院窜,虽然不停的忙这忙那的招呼病人,但脑子里还是照样全是唐人的《宫乐图》。经过交涉,小饭馆的人答应了让她画点速写,也随便的拍了资料照片。她利用一个月的课余时间,就完成了这幅仿唐人绘画构图的工笔画创作。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妙趣横生的画面,人物的造型别具特色,生活的场景及人物神态没有写生照搬;就是连一只猫咪也画的比真的还要生动,画面的桌子非透视客观的再现,扭曲的空间就像古人一样有意之为。我想起了那些评论古代大师作品的话:虽然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但是吸取了传统人物画形式美的造型语言,想尽力地去和过去的传统大师拉近距离;注重于提升观众的视觉审美层次之升华。我们不难看出画家的造型功力与深厚的艺术素养,她倾注了自己内心的真挚情感,且寄予热爱平凡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怀。

我有意识的让她讲起当年如何考上了叶浅予的中国画实验班,才了解到这其中的逸闻趣事。1980年在叶浅予先生的主持下,中央美院第一次的专门招了一个中国画“实验班”(人数也就十一二个)。让学生从中国画传统的基础学起,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偏长再往其它的专业方面发展。陆燕就是一个破格招上来的学生。她原来是北京一个区的少年宫美术部的辅导老师,只经过了短期的绘画正规训练,在工作之余就喜欢画速写,无论是空闲还是看戏的时候,她几乎是笔不离手,就是在看电影以后,也要在速写本上画下自己的记忆,她悟性高手又勤,凡是能够入眼的东西她都扑捉到自己的速写本里。当叶浅予看到她的速写时眼前为之一亮,就专门让她到北京车站转了一圈,回来后让她默写了一本人物动态组合;她的天赋与努力颇得老师们的欣赏,其绘画专业的考试成绩就破例合格了。我曾经看过她本科生时的留校作业印刷品图片,水墨人物的写生画的也非常好。但是她却一边扬弃自己的“学生式”技巧一边探索如何才能在工笔画的惯常表现手法上有新突破。其中的《踢毽子》是毕业后不久画的,女孩子的动作难度比较大,人物的神态非常生动,且在画面晕染上尝试着水墨性的表现,敢在近三十年前这样画,可见她的胆量与气魄如何。她的静物系列也非常精彩,用现代的构图手法表现了中国古瓷的美感,且在简约的物象组织上显示了她对瓷器美术怀有深深的敬意。1995年的《民居系列》则想用二维的平面达到立体的空间效果,黑白灰的简洁把民居的视觉感受推向了悠远。《夏》是1995年参加中国妇女绘画展的重头作品,我当时在美术馆看画时就被它镇住了,我没有听说过陆燕是谁,只是觉得能够把工笔画到了这样的水平,实在是令人佩服,原作的效果非常大气,颜色也是在平凡的温馨中蕴含着华贵,人物的对比用色彩把父子亲情演绎的淋漓尽致,造型的处理既简化又不失大气的幽默。我当时不知道是她是谁,后来与一个朋友交谈;说一个叫陆燕的画已经是中国工笔中的顶尖级别 ;画面的感觉及造型的高度概括是没有人能够媲美的,贺家英的人物还是类似照片一般的效果,没有上升到绘画艺术的语言高度!没有想到是朋友哈哈哈地笑了,才知道原来是他老婆的作品。1997年的《盥(父子之三)》在弱对比中把家庭的私生活描绘得平淡而又恬静,可见生活里处处入画,关键看我们是怎么表现了。到了2003年的时候,她又尝试着如何在写生里运用一些现代的材料,可惜是我们无法看到原作细节的诱人效果,《纳西族妇女系列》就是这个时期的探索作品。《山歌》等等则是另一种表现,其后的水墨小写意她同样画的妙趣横生。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她要在生活题材上有所升华,只有向古代大师的绘画境界靠近,才可能有望在艺术语言上与大师们对话。她在工笔画上关注的是“写”,是她对表现客观之本质有了深刻的理解后而产生的意象,并不是现实中物象的原版挪移,是具有文化传统的审美发扬后而独有的美感语言。我们现在的工笔不是制作的精细繁琐,就是故作姿态把照片直接挪移到画面上,有的人就干脆用投影仪来起稿子或打轮廓。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几乎都在真实的生活照搬上玩弄制作,也表明了评委们根本就不懂中国工笔画的实质为何。就是有陆燕这样的优秀画家作品他们也是照样视而不见!但是,她明白自己的艺术不能去迎合廉价的“叫好”声;这也丝毫没有影响到她在艺术语言上的探索,我们看看她画的工笔静物,就知道了画家的尝试性表现有着与众不同的实践,在继承传统的精优时也具有自己独到的主题视觉。

她几乎很少卖画,对时尚的流行没有什么兴趣,更没有名利欲望的牵挂。平常就是一个家庭妇女打扮,就像走街串巷的小大妈。我们曾经说起现在的动画电影,她惋惜而又愤愤的谴责:现在的电视上净是日本人的卡通片,人物眼睛像玻璃片一样镜明发亮!并哀叹中国的视觉影像之落后;外国动画片的视觉污染中国小孩子的现象真叫人心痛。

她的速写功夫实在了得,听孩子讲,她画速写时,如果看到人家那个动作好看,就瞥上一眼,立即就能把对方的造型快速的表现出来。她的速写不仅仅在画,更像是一种笔意的挥洒。为她的自由驰骋的绘画想象力提供了美妙的记忆,在速写里保存了她长期的艺术修炼而形成的审美情趣。美院里的教师作品联展,许许多多的人被她的速写所吸引,也被她造型意识的不同凡响而感叹。

她就是一个非常低调的女人,她说;现在退休了,可以安然的画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平平静静的这么过日子挺好!


(可以参阅已经发过的日志《陆燕是谁?》,了解她的速写如何。







父子之一)
120x120厘米 1995年参加中国国际妇女大会的《全国妇女美术作品展》。原作大气非常好看,厚重里不失幽默的细节。



盥春(父子之二)
120x120厘米
1995年作。把家庭的私生活表现的温馨美妙。



踢毽子
绢本重彩
85x85厘米
1984年作
原作没有这么红,人物的刻画比较厚重而松动;色彩是灰的而透明。 本科刚刚毕业时画的,那时候就在工笔中想表达水墨的效果!



蜻蜓
绢本重彩(三联画)
150x165厘米
1988年作没有这么红,色彩是灰的而透明。




民居之三 纸本重彩 35x35厘米 1995年作



绢本重彩 静物之四二1995年 35x35厘米 没有这么蓝,色彩是灰的而透明。



绢本重彩 静物之四 1995年 35x35厘米 没有这么红,色彩是灰的而透明。



纳西族妇女之一(纸本重彩)
54x83厘米
2003年作
用日本的岩裁材料尝试绘画的效果丰富感。只有原作才可以觉得她的画面处理非常微妙。



山歌
45x45厘米
2003年作
有点工笔式的小写意。



攀华
45x45厘米
2003年作
精致而典雅的小画。




2003年作纸本扇面

荡悠悠
2003年纸本扇面



唐人的宫乐图(照片来自网络)




包乐图    这是再美术馆展览是拍的作品照片,所以画面上有反光,她画起来轻松自如,人物造型独具特色!看看我的相册就知道她的功力如何!


包乐图(局部)人物之间的呼应关系,在形象的整体语言把握中又有细节的变化,生动极了!


包乐图(局部)一只猫咪的描绘也可爱生动!


包乐图(局部)

图片附件: 367986_1298376064W2Yb.jpg (2011-3-18 21:04, 442.8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32
http://b.21art.vip/attachment.php?aid=5326



图片附件: 367986_1299658091vq2j.jpg (2011-3-18 21:04, 342.5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08
http://b.21art.vip/attachment.php?aid=5327



图片附件: 367986_12996582182J7q.jpg (2011-3-18 21:04, 521.7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36
http://b.21art.vip/attachment.php?aid=5328






欢迎光临 21ART.CC - 艺术评论区 (http://b.21art.vip/)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