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小议中国当代艺术(转)
[打印本页]
作者:
啦啦啦
时间:
2010-5-13 11:52
标题:
小议中国当代艺术(转)
四月里北京欢送了两个艺术博览会:
CIGE
和艺术北京。
没有任何意外的走走过场聚聚会,
画廊,
观众和媒体,
一个极小圈子的活动,
效果不出意外一年不如一年。
在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而我们经济总量仍在增长的环境下,
当代艺术一年烂过一年的原因就肯定不是金融危机,
一切归因于此的解释都是谎言和欺骗。
艺术本身是一种极其艰难的情感智力活动,
是永恒的好奇心,
是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是对存在本身可认知的美的疆域的不断扩展。
所以就连最赤裸裸的商人也会说:
一个帝国衰落之后,
留下的只有艺术。
她是人类所有可生产物中的能力极限。
作为商品,
你可以买断一件作品的所有权,
但无法垄断她辐射出的情感,
无法抑制她所拥有的力量传播。
所以古往今来艺术作为商品都是奢侈品的最终极。
但前提是:
那得是艺术!
言下之意:
不是艺术,
休想享受这待遇。
任何时期的艺术交易活动都以艺术本身为核心且是唯一核心,
其它所有时空的参与方只要时间足够长都会证明是服务角色,
哪怕你是富甲一方的人也不例外。
资本在艺术的平台上玩,
而不是艺术在资本的平台上跳舞,
封建
君主时期如此,
资本萌芽成长的时期如此,
金融资本时代的今天更是如此,
赫斯特完蛋了,
我很开心。
这次国内和国际艺术泡沫破裂再次证明:
艺术本身的核心地位不容挑战。
你无法买断人类的判断和对艺术的永恒追求。
只是中国当代艺术如此的烂,
圈子游戏玩的如此低级,
验证的时间甚至都不需要等多久就已经丧失了吸引力。
为什么来参与的国际画廊越来越少?
大玩家从来不缺钱,全球经济唯你独好,应该更多加入才对不是吗?
最主要不是因为你玩的东西烂,
是艺术市场体现出一个彻底完全的勾结欺诈再加上暴发户的嚣张。
人类不可能每个时代都连续不断的产生杰作,
但公平,透明和为所有人利益着想的原则是保障市场健康成长的前提,
它确保了所有喜欢艺术为艺术执着追求的人得到公平的待遇,
得到劳动奉献的合理回报,
让参与者更有信念地坚持下去,
无论你是创作者,
评论家,
单纯的观众,
媒体还是交易的任何一方。
这样的艺术圈你可以不成熟,
可以起步低,
但它健康,
成长总需要时间,
更多人(本国人或外国人无论是谁)会愿意加入,
愿意和你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
而这种经验比带来资金要重要的多,
会和你一起在或许有些缓慢的成长期一起期待繁荣的来临,
但它一定不会无聊更不会让人觉得欺骗和潜规则的反感。
国际上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藏家本来就很少,
现在全抛了,
正确的决定。
但为什么抛?
也是金融危机吗?
经济总量在增长,
应该继续持有才对不是吗?
是像有些人说的:中国人应该自己先支持喜欢自己的东西吗?
(真是放屁!)
都不是。
原因是这些货不再具有保留的价值。
必须回到艺术本身,艺术史从来不是社会史的插图版,
艺术史也从来不是靠唱唱旋律讲讲故事和在极短期范围狭窄的语境下唱唱“反调”来混饭的(现在全部招安,
唯一的国际卖点也没了,
别人不傻)。
艺术有自己的标准又对所有人开放,
这完全公平,
就像时间对任何人公平。
八十,九十年代的国际环境中我们被动,
不管是抱有同情心还是投资目的,
寥寥无几的国际藏家买了部分作品,
于情于理都没什么可职责。
作品被某些人购买,
被美术馆购买,
但未必从此就成为艺术史的一部分。
请外籍美术馆机构和知名人士写写文字,
拍拍照合合影,
座谈会发发言,
作秀吧,
但任何个人和群体都无法和时间抗衡,
人类对艺术的期待不会因此改变哪怕一丁点儿。
这些当初购买者现在的决定也清楚说明了他们的判断力和做人的信念。
至此刻产生的所有天价作品,
将来不会有任何一件留在艺术史上。
艺术史不是小丑的舞台。
或许这些东西将来可以轮流出现在某部“泛文化生活的社会描述”中,
作为文字搭配以插画形式出现,今天你明天他。
但离艺术史,
还差得远!
价格的刷新真的可以吸引大众来关注艺术吗?
我看未必。
也许可以赢得短暂的效果,
但用不了多久收获的只有广泛的反感。
赢得的是恶心而不是关注。
火了也就三五年,
充分体现了艺术圈几十年来能力和素养的低下。
艺术从来不需要靠价格证明自己。
请问几年前那些认为自己可以操纵艺术的策展人画廊业主机构负责人的团伙现在还会和当初一样有把握吗?
如果说玩儿,
艺术从来是玩人,
现在看来难道不是这样吗?
当年认为自己玩艺术的人,
很像大炼钢铁大跃进,
也收获了和那时一样的结果,
而且最后的结果还未到。
还在做梦的人,
歇菜吧!
博览会和艺术活动几年不关注都不会让人感觉错过了什么,
教育制度和市场各方参与的勾结欺骗让路越走越窄,
等着被潜规则的人都要拿号排队了,
每年还有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准备加入。
798
能够维持的原因并非艺术,
而是它较纯粹西式建筑营造的环境特色,
拍拍照做做活动
,
艺术不行至少变了旅游区。
如果艺术市场的门面从一开始就完全自己规划,
就会和动物园什么鞋城小商品批发市场一样的感觉,
就这水平根本没有悬念。
请问阁下会在鞋城拍照留念吗?
会在批发袜子内衣的地方拍
mv
吗?
会在市场摊位举行发布活动吗?
没有这点洋建筑撑门面,
中国当代艺术的局面看起来还要磕碜的多。
说来也不奇怪,
里面还真是卖袜子内裤类水准的东西。
中国当代艺术无非就是原创行画的水准,
行为本质跟大芬的行画没区别。
但大芬这样的行画生产作为集体现象,
因为它的单纯
-
干净
-
直接
-
低廉的供求关系和广泛自然的市场,是真正在二十世纪解构艺术的现代性里唯一可以代表中国做出贡献的。
中国至此为止大部分历史的每一天都在证明,
这是一个创造力效率产出非常低下的群体。
行画生产的谋生方式很自然的体现了这个文化的行为特点,
在艺术解构的现代性上最能代表中国的恰恰是这个作为群体来看的生产行为:
群体
—
生产
—
低单位质量。
就像三十年的经济积累。
其它自认为受到高等教育的精英们靠边站吧,
依仗地域和评论的话语权,依仗权利和资本的勾结做无异于行画生产和销售的勾当,
这就是欺骗。
欺骗就是拉更多人下水,
捆在一起,
再拉更多人进来。
一个很小圈子的人在众目睽睽下做着低级游戏。
只是现在真的还可以拉到更多人进来吗?
市场前景真的好吗?
没有健康的环境,
不要期待好作品的出现;没有好的作品,
一切都白搭。
有钱都玩不转,
不是吗?
买家的选择至关重要,
为什么样的作品付钱,
决定着为什么样的行为埋单。
请记住,
艺术无法被欺骗,
被欺骗的只有自己。
藏家和美术馆的身份不取决于积累货物的数量和规模。
艺术本身的含量决定这一切。
阁下可以把自己设想成藏家和美术馆以外的其它任何角色,
比如莫名其妙的小囤积商?
小仓库?
中国没有真藏家这点已经达成共识,
真是非常的幸运。
一个好的新起点。
所有天价的插图和抄袭作品的真实艺术性需要被公开公正的透彻分析,
造成这些行为的真实原因更应广泛清晰地讨论,
这段丑闻要被写入艺术史。
尤其是那些捧着这堆货的受害者,
阁下昨天埋单的时候很有快感,
今天就是最难看的那个可怜虫,
怎么能继续欺骗他人把这堆垃圾再贩卖给另一个人或看到他人在继续行骗呢?投了上亿,几千万,几百万的,
明确告诉你,
不要期望能保值,
更别想增值,
历史就在这一刻定格了,
艺术史从来是淘汰渣滓而不是积累。
受害者要成为打假先锋,
是谁在身边进行欺骗,
哪些产品生产人,
哪些交易和金融机构,
哪些艺术机构美术馆,
哪些做评论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但仍要多曝光。
正义多样的声音要浮出水面并形成广泛的风气。
其它行业没有,
艺术圈要有;
昨天没有,
今天要有。
如果每个人都希望被公正对待,
如果希望艺术成为真正充满吸引力的社会文化部分更多的人关注,
所有参与者(创作者,
藏家,
公众,
媒体,
评论和各类机构)都必须互相监督,
公正公开公平不容质疑。
其它行业没有,
艺术圈要有;
昨天没有,
今天要有。
做正确的选择做正确的决定,
会得到正当的回报,
而物质的回报是所有回报中最初级的,
为支持一个健康体系的形成尽了一份力,
为所有人共享的大环境尽了职责。
而这个大环境不仅决定了自己最切身的利益,
更决定着后面成长加入进来的新人(不论是新入行的毕业生还是新的艺术购买者)是否能够享受到前人努力的成果,
以至于所有人不断努力后的某时刻,
整体的创造力自然显现,
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
或者反之,
继续制造被吸干被消费的生产动物和被欺骗的下一个可怜虫。
但无论如何几年前的弱智情景不会再出现了,
猴子戏早该结束了。
周宜杰
2010
年
5
月
10
日
北京
作者:
啦啦啦
时间:
2010-5-13 11:53
越来越恶心
欢迎光临 21ART.CC - 艺术评论区 (http://b.21art.vip/)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