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艺术品投资:从“价格时代”转向“资本时代”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啦啦啦
哈密瓜
Rank: 6Rank: 6


UID 19
精华 6
积分 996
帖子 257
威望 996
艺术币 876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2-10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3 20: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艺术品投资:从“价格时代”转向“资本时代”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0年,是文化与资本共舞的一年。文化产业在经历过去十年的“成长期”之后,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逆势上扬”,姹紫嫣红的文化领域呈现出一种自信和从容,带给人们许多美好的期待。




清乾隆年间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 5.5亿元





黄庭坚书法作品《砥柱铭》4.3亿元人民币



张大千绢画《爱痕湖》以1.008亿元成交

前言


  对于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来说,2010是个创造纪录的年份。11月,英国班布里奇(Bainbridges)拍卖行拍出清乾隆年间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以折合人民币5.5亿元的高价一举刷新了5年前由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创下的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拍卖纪录,这一成交价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中国艺术品交易的最高价格。除了该转心瓶之外,中国本土拍卖行表现亦十分惹眼——6月3日,保利5周年春拍,黄庭坚书法作品《砥柱铭》,4.3亿元人民币;11月20日,嘉德国际秋拍,王羲之草书《平安帖》高古摹本,3.08亿元人民币;12月10日,瀚海秋拍,徐悲鸿画作《巴人汲水图》,1.71亿元人民币;张大千绢画《爱痕湖》以1.008亿元成交,创出了现当代中国书画新纪录;北宋名琴“松石间意”从1600万元起拍,最终以1.3664亿元成交,刷新了世界乐器的拍卖纪录……据不完全统计,全年超过亿元的艺术品多达十几件。


  艺术市场一个又一个天价的背后,是资本的炒作吗?这其中泡沫到底有多大?


  以往,曾有“文化不言利”的说法。但在文化产业已提升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下,文化和资本前所未有地“亲近”起来。一方面,资本主动出击,大量资金注入文化领域,文化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另一方面,文化产品在资本的追逐下,也变得越来越值钱起来:艺术品拍卖频频过亿、电影票房更是突破百亿大关、文化板块成为股市新宠。


  不止单件艺术品创新高,整个艺术品成交额也是“跑得快”。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大型拍卖公司的春拍总成交额116.04亿元,接近去年同期的2倍。年末,各地秋拍仍如火如荼,保利一家总成交额52.8亿,创中国艺术品单季拍卖纪录。





艺术品投资或将成第三大投资高地
  艺术品价格大跃进的动力来自哪里?“大量从房市股市撤出的资金进入到艺术品市场”。这一理由得到了各方认可。5年前,人们后悔10年前为什么没有投资股票;今天,人们后悔10年前为什么没有多置几处房产;我们后悔为什么今天没有买上几件古玩,艺术品投资或将成为继股票、房产之外的第三大投资高地。
  2010年,国家一直在调控房地产,股市则始终在盘整震荡,大量的炒房、炒股资金只得寻求新的生财之道,不少资本大鳄将资金挪到了收藏账户,艺术品成了继房市、股市之后的又一个投机与投资平台。
  艺术品市场充斥泡沫与炒家?
  伴随着艺术品成交纪录的不断刷新,市场内弥漫着各种声音,既有投资客的欢呼,也有观察家的质疑。一部分藏家认为,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艺术品市场的提升,中国艺术品显现其应有价值;而以马未都为代表的另一方则认为,天价艺术品是否真的成交值得怀疑,艺术品市场累积的泡沫越来越多,假以时日,虚高的价格必将回落。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孰是孰非,未来的市场自会给出答案。
一、2010拍卖数据
  “看不懂”! 2010年我国拍卖市场数据让人震惊
  今年,在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常常听到人们感慨:看不懂!
  古董商人与艺术品经纪人看不懂,因为多年以来,他们在这个市场中低价进高价出、那边进这边出、前年进今年出,闪转腾挪,如鱼得水,如今,他们依然四处奔波,满世界踅摸,却常常空手而归,常有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的感觉,因为成本远比从前高昂。
  甚至,造就中国文物与艺术品目前这种炎炎之势的一些拍卖公司老总们也说看不懂,一些他们看好的东西动静不大,而不为他们重视、且不时面市、表现平平的一些东西却突然为人热捧,这冷热的转换实在有些过于迅速了。
  曾经作为这个市场主体的人们已经被边缘化了,曾经作为这个市场行情的主线被调整了,曾经作为这个市场主导的人们有些迟疑了……这样,我们可不可以说,人们看不懂的是行情,其实是这行情变化的依据。
  保利文化副总经理周游说,2000年我国整体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额是12.5亿,到了2007年的时候到达高峰的223亿,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一些下滑,在200亿以下,09年又迅速恢复到200亿以上。而2010年,保利拍卖成交额达到90多亿,保利和嘉德两家加起来已经达到了一百六七十亿,今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定会出现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业内人士也看好明年的拍卖市场。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不断形成,而且它的操作也越来越规范。
  艺术品之最



2006-2010中国艺术品拍卖排行榜





保利秋拍总成交额52.8亿  2010全年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超过91.5亿
  京保利5周年秋季拍卖会经过6天鏖战于2010年12月6日晚间完美收官,成交额达人民币52.8亿元,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单季纪录。北京保利2010年的艺术品拍卖也随之告一段落,全年成交额累加突破91.5亿元,列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首位。
  中国嘉德2010总成交75.5亿
  中国嘉德公布了公司2010年业绩,包括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油画雕塑影像、古籍善本、邮品钱币铜镜以及珠宝翡翠名表门类,共成交近两万八千件拍品,全年总成交额高达75.5亿元人民币,四件拍品过亿,76件拍品超过千万大关,取得了公司成立17年以来的最高成交纪录,相比2009年全年27.12亿人民币总成交额提升了180%。
  其中,2010春季拍卖会总交易额创出21.28亿元人民币,创内地单季拍卖最高纪录,这也是国内拍卖市场首次单季总成交额跨越20亿元大关。
  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于2010年11月23日在北京强势收槌,总成交额跃过40亿大关,高达41.33亿元人民币,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单季纪录。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裁王雁南女士表示:“此次秋拍创出了41.33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是中国嘉德自1993年成立以来的单季最高纪录,也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香港佳士得总成交32.3亿港元 全年总成交额高达55.2亿港元
  世界拍卖巨头佳士得2010年香港秋季拍卖会以32.3亿港元的总成交额收槌,刷新了香港地区拍卖成交总额最高纪录,再次印证了当前亚洲拍卖市场的红火繁荣。
  2010年香港佳士得全年总成交额高达55.2亿港元,较2009年全年成交额翻一番;佳士得2010年亚洲区总成交额高达58.1亿港元,连续5年雄踞亚洲领军地位。
  翰海2010年秋拍圆满收官 总成交超过19亿元
  翰海2010秋拍于12月12日圆满落下帷幕,2800余件拍品总成交超过19亿元。32件拍品成交过千万。
匡时五周年秋拍15.6亿元收槌
  北京匡时五周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12月6日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圆满收槌,1633件拍品成交率为86.83%,总成额高达15.6亿元,相较今年春拍10.85亿元上涨44%,较去年秋拍的7亿元上涨123%,创历年最高单季成交纪录。
  本次秋拍隆重推出的15个专场中,7个专场成交率达到百分之百,创历史新高,再一次彰显了北京匡时“量少而精”的一贯方针。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古董珍玩、油画雕塑等艺术门类高价拍品层出不穷,屡屡打破各项成交纪录,并出现了27件过千万的重量级拍品。
  2010西泠秋拍成交额逾10亿元
  西泠印社2010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收官,成交率近92%,总成交额10.8亿元。
  其他拍卖行
  成立5周年,总成交额鲜有过亿的北京永乐,以1.7亿元收槌;一向低调的北京华辰在“幸福渠”以4592万元成交之后,信心十足地宣布创立了当时红色经典的最高纪录;而拍卖市场崭露头角的北京传是也以过5亿的成交价确立了自己在秋拍市场的新地位。
二、2010年春拍
  “回暖、复苏、天价”三级跳
  2010年早春海外艺术市场显现的复苏迹象,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带来一个好兆头,2月举办的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行成交金额达7.95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5倍。而国内也延续2009年以来的复苏状态,春拍成交额从上一季的156.46亿元,上升至201.41亿元,环比增加28.7%,刷新了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的纪录。拍卖专场达到628场,同比增加73%。
  本季春拍在“亿元大关”上也屡创新高,不但出现4件过亿拍品,黄庭坚《砥柱铭》更创造含佣金过4亿元的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同时张大千的《爱痕湖》以1.008亿元成为首幅过亿元的近现代书画作品。过亿元拍品背后是精品主导的市场现象,而这种现象与流动性资金涌入有非常大的关系。与此前过亿元拍品集中在香港和海外地区,以瓷器和佛像为主的现象不同,自2009年秋季以来,两季中国内地过亿元拍品均为中国书画,成为内地高端精品的主导。



艺术品二成拍品拍出八成价格 亿元拍品不再新奇
  在此次春拍中,中国书画继续保持在市场上的主流地位。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春季拍卖会,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匡时、中贸圣佳、北京华辰、北京荣宝7家公司的中国书画一共成交62亿余元,占总成交额的70.24%,比2009年提高了4.74%。不难发现,春拍中4件亿元拍品全部在书画领域产生。
三、2010年秋拍
  2010秋拍谁最火?或是瓷器与古玩文物杂类
  2010春拍季走出了一个近乎疯狂的行情,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半年的成交额几乎与2009年的全年成交额持平,这让不少人担心今年秋拍会大幅“回头”。但从目前的迹象来看,2010年的秋拍市场仍然处于持续走高的态势,王羲之草书《平安帖》以3.08亿元成交、陈栝《情韵墨花》拍出1.1368亿元……频频破亿的天价拍品,预示着秋拍又迎来一次“大丰收”。
  “通胀”点燃了秋拍之“火”?
  中国嘉德王雁南用“市场资金量充足”和“藏家成熟、识货”向记者解释了这件中国嘉德成立17年来最贵也是最重要一件拍品的价格成因。而这也被公认为今秋拍卖火爆的直接诱因。2010年11月15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8.5%上升为9%,这是继今年7月5日和8月15日两次提高储备金率后第三次正式将储备金率上调,三次上调的幅度均为0.5个百分点。一些金融专家认为这是国家在运用金融手段在抑制房贷增长的同时调控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
  艺术品拍卖进入白热化火热局面或将蔓延至春拍
  在分析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行情走向和后市预期时,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认为,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预计将突破350亿元,创出历史新高,年增长率预计为75%。而2011年的整体发展将趋于平稳,市场规模突破性发展的可能性不大。
  一份公开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年回报率为26%,文物、古玩年升值率达到20%,已经超过了风险系数较高的股票和房地产,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而且正在吸引金融资本的介入。有专家表示,正是资本的介入,导致了目前拍卖市场行情火热、天价频出,而如何充分利用资本的力量,让中国艺术品交易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四、2010年艺术品收藏市场“那点事儿”
  投资迎来“平民时代”——中国艺术品市场这五年
  2006年我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不到200亿元,而2010年市场成交总额超过500亿元。
  为了促进和引导艺术品市场发展,2006年,文化部成立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引起国内外业界的高度关注。其推出的中国艺术品行业登记认证数据库,从作品的源头上,从艺术品的经营者、销售者、创作者整个链条上,对艺术品市场进行规范,为解决长期困扰艺术品流通领域的产品身份不清晰的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在艺术品一级市场,文化部推出“中国诚信画廊”品牌,重点扶持、推介诚信经营的画廊,使更多的画廊参与进来,主动诚信经营、规范市场。
  在艺术品二级市场,通过推出高品位、高档次、高保真的中国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有作品的品位和作品的真实性。从2006年开始,文化部每年举办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中国艺术产业论坛,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为进一步规范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2010年7月1日《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正式实施。这是中国拍卖业发展20多年来颁布实施的第一个行业标准,也是我国文化艺术品市场领域的第一个行业标准,该《规程》对文物艺术品拍卖中的拍卖图录、委托竞投等重要术语做出了界定,规定了拍卖活动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同时还对文物艺术品的鉴定、拍卖会的实施、争议解决途径等做出了详细的规范说明。业内人士认为,这个与拍卖界、文物艺术界、收藏界息息相关的规程,不但会对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规范产生积极影响,而且也标志着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了“标准时代”。
  为了推动我国艺术发展,2010年8月31日,中国国家画院分别成立了国画院、油画院、版画院、雕塑院、书法篆刻院、美术史论研究院和公共艺术院等7个专业院。这是国家画院健全专业门类、完善组织体制的重要标志,也必将带动全国美术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爱国瓷器”的背后高价拍瓷是爱国还是商业运作?
  多件中国古董物件纷纷创下天价成交纪录,震惊海内外媒体。拍卖行专业人员表示,中国买家出的价格往往是拍卖行估计价格的几十倍,国外媒体称中国人正不惜代价买回失去的文化遗产,背后是“瓷器爱国主义”。而国内瓷器收藏家则坦言:高价拍瓷器是商业运作,目的是借宣传捧高瓷器的价格,从中获利。
  艺术品建立户籍拍卖公司应联合禁拍圆明园文物
  2010年12月初,一场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会上,有3件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分别落槌,总价约合1.94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成交价超过1亿人民币,创下掐丝珐琅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有关专家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拍卖行业的总成交额有望突破5000亿元,今后将面临“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任务。对此,著名收藏家王定乾建议,应尽快为近现代艺术品建立完善的“户籍”。
  从佳士得假画案看现代拍卖行规中的“强盗条款”
  佳士得闹笑话,最开心的是中国的拍卖行:原来国际知名的大拍卖公司也卖假货,这么说以后知假卖假便可以更加理直气壮了,因为这也算是“国际惯例”,有法可循了。最担心的是持币待购的收藏者:天呀,天底下哪里还能喝到放心奶?最恐慌的是买到拍品的买家,不管是哪一次买到,在哪里买到,都可能勾起重重疑云:床底下那个宝贝疙瘩,也是曹操墓里挖到的吗?
  国内拍卖行的有关发言人在面对质疑时曾经说,拍卖的有关管理条文规定,艺术收藏是风险投资,风险自负。是的,艺术品价格潮涨潮落,没有任何包赚不陪的买卖,这没有问题。那些来自东亚的在国际拍卖市场叱咤风云的艺术品“标王”买家,“标王”几乎无一例外窝在手里、烂在锅里,甚至拖垮其公司。这为艺术品投资的“风险自负”做了一个非常标准的示范。
  因此,“风险自负”原则就可以大而化之,藏污纳垢,连假冒伪劣之作也可以打着“风险自负”的旗号招摇过市,为非作歹。拍卖公司将自己打扮成无辜者,壮着胆子继续叫卖假货,因为有风险条款的保护。个体买家作为弱者,他们的利益习惯性被无视,因为这是“国际惯例”。在“国际惯例”的保护之下,拍卖公司为了自己的业绩,在真品不足或者报酬优厚的时候假扮纯真,在与骗子的默契中形成利益共同体。

首创份额交易模式高端艺术品投资走向大众

艺术品投资市场相对于其他市场而言,一直以来都是小众市场,有特定的市场主体与消费群体。即使是今天,在艺术品市场已经有了较大的拓展之后,由于艺术品鉴赏的专业性,投资门槛的限定性,以及消费价值的单一性,其市场始终远离主流投资群体。


股市的基本特征为寻求更大发展的艺术品投资市场给出了启示。投资不是投机,需要在一系列交易规则下,进行公开、透明的积极买进卖出。鉴赏价值在于传承,市场价值在于公平流通,对于艺术品而言,为何不把这两重价值做到有机的结合,将文化与金融两大产业进行有机的融合,以投资带动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好地发展与传承。
  文交所是如何将原来令人难以企及的高端艺术品投资市场,成为主流投资者可以参与的投资市场呢?负责人介绍说,交易所采用了份额交易模式,正是交易所最大的创新之处。所谓份额交易模式是指将份额标的物等额拆分,拆分后按份额享有的所有权公开上市交易的方式。举例来说,假如一件艺术品价格为1000万元人民币,那么就可以将它分成1000万份份额,按1000份或1000份的整数倍(每份份额1元)进行申购;此时投资人可以参与艺术品上市前的发行申购,持有艺术品的原始份额。这样既降低了投资门槛,拓宽投资者的范围,同时实现了艺术品投资的标准化,便于交易流通。
  艺术品市场高烧不退30-40岁新面孔涌入拍卖场
  在西泠印社秋拍现场,记者发现,30岁到40岁的买家占了大部分。在2010年西泠印社秋拍首日近现代名人手迹专场,一位坐在靠近门边的约30岁的男子频频举牌,收获不小,引人侧目。旁边还有一个35岁左右的同伴不停地打电话,把结果告知电话另一头。
  “这些情况不仅仅发生在西泠秋拍现场,嘉德秋拍、瀚海秋拍等现场,我也发现了这个现象。”专程从北京赶来的收藏家魏先生告诉记者。个人竞拍、民间私募、机构投资……这些新入场的游资已成为拍卖市场不容忽视的力量,而那些传统收藏家们似乎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在年末的各大拍卖预展上,我碰到了不少老熟人,这些老收藏人全靠着‘免费’的预展来‘解渴’了,因为到正式竞拍时他们更多是来‘围观’。正式竞拍时,虽在举牌,但都是替电话那头的委托竞拍方或身边新贵们‘掌眼’的。”
  中国嘉德拍卖古籍部负责人拓晓堂对此也有同感。“我认识的几个老朋友,购买力都在500万元以上的,今年秋拍也未能拍得中意的拍品。比如一个28万起拍的标的,最后能拍到700多万,价格太高了,大大超出了心理预期。”

顶部
[广告]
boyun (白云)
西瓜
Rank: 8Rank: 8



UID 2
精华 20
积分 1384
帖子 384
威望 1384
艺术币 159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1-3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3 21: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aaaaaaaaaaa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2 14:19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 2001-2007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17763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21世纪艺术网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