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第八届全国美术院校油画专业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porin (坤)
大西瓜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4
精华 35
积分 1944
帖子 683
威望 1944
艺术币 242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3 15: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第八届全国美术院校油画专业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展览开幕式现场



  2011年9月10日,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新视觉′2011:条条框框的生长——第八届全国美术院校油画专业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在深圳开幕。展览由青年策展人鲍栋、谢安宇、房桦共同策划,从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九大艺术院校中,挑选出20位年轻艺术家,共展出65件作品。

  何香凝美术馆多年来对刚踏出校门的年轻艺术家抱以持续性的关注,“全国美术院校油画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展”由此成为美术馆的年度学术品牌,至今已是第八届。每年的这段时间,正好是这一批艺术毕业生结束大学生活,与过往学生身份告别,踏入社会或成为职业艺术家,是同一人群在两种身份之间转型的一个特殊时期。此次展览中“条条框框”有三重含义。一是隐喻抽象的美术学院制度,我们不仅是把其视为“限制”,更把这种“限制”理解为创造的基础,一个基本的认知及实践框架。二是形容具体的创作方式。在当代艺术展览模式的影响下,组画与系列绘画的方式已经成为学院内常见的创作方式,与原来的主题创作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为值得关注与讨论的现象。三,在这种创作方式或曰生产方式下,一种新的美学也在建立的过程中。与在一张画上做尽文章的方式不同,组画与系列画拓展了绘画的修辞,并带了场所性。这表明新兴的美术馆制度已经成为学院教育的一部分,一种知识背景。



马佳伟《缺失》,综合材料,2010(摄影:潘慧敏)





马佳伟《管窥:沿着不变的地平线之三》,综合材料,2010(摄影:潘慧敏)



        艺术家马佳伟希望用艺术语言来表现自身的现实生活中的强烈感受,他透过水泥的洞口去窥探现实生活的另一端,仿佛让人强烈感觉到艺术家追求物象的另一面。他尝试将绘画的基本形式加上综合媒材,如砂子、水泥、石头、防尘网、铁丝等,创作出了系列作品《管窥:沿着不变的地平线》。



李易纹《古典标本研究》,布板裱坦培拉及丙烯,2011 (摄影:潘慧敏)





李易纹《十二把椅子》,布板裱坦培拉及丙烯,2011(摄影:潘慧敏)



        艺术家李易纹画面中典型的物件成了他日常关注的对象,不同的是他加以一种古典式的坦培拉技法结合到创作中,使普通的物件形成了自身典型意义的“标本”。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作品,艺术家通过反复罩染、做旧,配合丙烯等当代材料,试图当每个一个标本都笼罩在一层温润而古老的画面中。在游览各国美术馆后,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各种样式的油画框,这些便也形成了他目光聚焦点,继而创作了画面尽显各式油画框的系列作品《古典标本研究》。



肖天平《某年某月某日晨NO.2》,布面油画,2011(摄影:潘慧敏)



         艺术家肖天平常常沉浸于儿时的校园记忆,尤为三个特别印象的常规事务:广播体操、三八线、戴小红花。在一个常规的透视画面中,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每个人规矩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时,之后的每一个动作似乎都被预先装好了程序样依葫芦画瓢。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每个人都像拧紧发条的机器,迫于生计多数人做着机械重复的工作,就像每天在一遍又一遍地做广播体操。艺术家试图用一种黑色幽默的手法来展现这种现象,让他们在既定的范围内显现出一种无序和随意的状态来与之抗衡。





  林斐斐《离开树的自由》、《绿的小夜曲》,油画,2011(摄影:潘慧敏)



  林斐斐一度迷恋上了绿色的叶子,那种无法用感官触及的清脆激发她不知疲惫地去创作。她用绿叶这种代表生命的颜色堆积到熟悉的画布上,当绿叶离开了树,而在崭新或未知世界中快乐的冒险,让人感觉宛如一帘洒脱倾泻的瀑布,或如肆无忌惮、猛烈袭来的飓风。



  周铭《小区花园6》,布面油画,2011(摄影:潘慧敏)



  艺术家周铭近期的绘画思考围绕着“小区风景”这一主题展开。他认为当下生活在人造环境之中,是城市化进程的结果。原有的自然生态渐渐的被千篇一律的人造“假风景”所吞噬。人与自然,人与星球最质朴的关系被隔断了,取而代之的是“理想化公园式”的居住环境。可这道美丽的风景实际并不属于大众,它是圈地,强拆,高房价等残酷政治,经济及社会现实问题的美丽面纱。拥有者和失落者被划分成了两个阶级,“小区风景”成了现代化进程中残酷竞争的隐喻。

  历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一直在关注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和成长。在此基础上,今年关注的眼光投向于毕业生的外部生存环境衍生,以城市内部研究中的个人体验方式,探讨都市社会与毕业创作之间的关系。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是城市文明的发展和技术发达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的眼光扫描着城市的角落,我们通过他们的视觉文本来解读城市,概括城市人群对物质世界的反应。展览呈现出“一个装备了意识的万花筒”,如果我们也用一种闲逛的眼光来看待这丰富的体验结果,那么“万花筒”一词倒也可轻松勾勒出本届毕业展作品留给我们的视觉样本。

  为凸显展览学术价值,美术馆以研究和访谈的方式对当下拥有学生与艺术家双重身份的现象做探讨,结合当下流行的网络交流方式将这个过程置于空气中(代号为On air活动),以网络的即时性流通和虚拟空间为介质,呈现出我们对特定群体的艺术生态考察,也反映出现代社会中技术发展和各种感官刺激之间的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将“人群”与“网络”的互动和关联贯穿于整个展览活动,借此体现美术馆展览与其公共性的深化。

  策展人鲍栋在最后总结:对这个展览而言,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不断重复、罗列的系列画与组画实际上已经在反复申明着绘画的物质性。这种创作及展览方式包含着对画面边界的反复确认,以至于会使观看者对画面边界的知觉压过对所谓绘画内容的知觉,最终让绘画的物质存在——那些颜料平面及扁平的长方体——得到了极少主义式的辩护。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附件
2011-9-13 15:18
2011091101522259215.jpg (34.41 KB)
 




顶部
[广告]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2 19:23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 2001-2007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18212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21世纪艺术网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