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展览无模式(转)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o0o0o0o0o
苹果
Rank: 5Rank: 5


UID 356
精华 4
积分 341
帖子 109
威望 341
艺术币 362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1-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6-8 10: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展览无模式(转)

《美术焦点》的编辑石文丽向我约稿,要我谈一谈“展览模式”的问题,并列了一个谈论的线索,涉及到1992年的“广州双年展”,2000年的“上海双年展”,以及最近举办的“改造历史”当代艺术展等。很明显,编辑的用意是想尽量维护展览的纯粹性,因为她所列举的这些展览都牵扯到与资本,乃至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如何在这种合作中权衡利益,把握学术分寸?正是这些展览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我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之一,尽管没有直接参与到这些展览的策划与运作之中,但也是相伴左右,不同程度地感受过策展人在推出这些展览时筚路蓝缕的艰辛。完全可以这么说,这些展览的推出,起先都是基于一种文化冲动,带有很强的文化理想主义色彩。尽管这种理想在遭遇到具体的现实情境之后打了一些折扣,最终变成了折衷主义。但我们仍然不能否认,这些展览所呈现的结果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动与促进,的确可以用“以启山林”来形容。事实上,正是这些展览在一个保守的社会情境下,通过各种技术性的处理,给我们打开一个个文化的出口,才动摇了禁锢的体制,为中国当代艺术赢得了发展的空间。如果没有1992年“广州双年展”的资本介入,中国当代艺术也许还被闷在暗无天日的铁屋子里;而如果没有2000年“上海双年展”冲击僵化的体制,中国当代艺术要浮出水面恐怕还有待时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展览都有着进步的意义,至少在一个政治大一统的社会,它们打破铁板一块的局面,为另类之声赢得了喘息的机会。我想,历史翻过一页之后,我们之所以还能够记住这些展览,恐怕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吧。

然而,谈到今天“展览模式”的问题,我们却不能拿“广州双年展”与“上海双年展”作为类比来参照。因为时过境迁,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中国当代艺术借助于市场化的平台,早就从过去的“地下”转入“地上”,由潜流变成了主流。如今的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跃然纸上,不仅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公众视野,甚至还被捧上庙堂,充当起文化创意产业的药引与先进文化的装饰。尽管就当代艺术的价值本身而言,仍然被意识形态与市场所屏蔽,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生态,已经在中国遍地开花,迎来了满园春色。在这样的形势一片大好之中,如何做当代艺术展才有意义?的确是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解释是最好不要形成展览模式,至少不要形成自“广州双年展”,到“上海双年展”沿袭而来的那种展览模式。因为1992年“广州双年展” 游戈于资本之间,2000年“上海双年展” 斡旋在体制之内,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只有还原到那个语境,它们对展览机会的争取才有意义。而今天则不同,今天是画廊遍布,美术馆、博物馆林立,当代艺术已不乏展览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千树万树黎花开的多元形态下,再想通过与体制或资本的合作把当代艺术整合起来,建构某种模式,只会事得其反,让当代艺术被资本或体制所“和谐”掉。这就像“改造历史”当代艺术展,试图通过资本来赢得当代艺术的“合法性”,结果却是在“合法性”的争取中,反把自己变成了历史的空壳。


                                                                                                                                      杨卫   2010.6.4于通州

顶部
[广告]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2 19:59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 2001-2007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15841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21世纪艺术网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