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复制的力量--2010当代国际艺术学院设计展
boyun (白云)
西瓜
Rank: 8Rank: 8



UID 2
精华 20
积分 1384
帖子 384
威望 1384
艺术币 159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1-3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5-19 10: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复制的力量--2010当代国际艺术学院设计展

  艺术总监:朱天杰

  总策展:秦 俭


  策展团队:马文(中国、)安德鲁·克莱(荷兰)、许芳慈(美国)、李亚非(中国)、奥图·昆斯利(德国)、周彤宇(英国)、梁芠(中国)、洪荣满(中国)、桑德拉·昆斯(瑞士)、伊尼卡•顾蒙逊(荷兰)、陈伟(中国)

  策展助理:金晶田蕊 徐韦华

  展览统筹:李亚非薛海洋

  开幕式:2010年5月14日下午5:00

  展览时间:2010年5月14日至2010年7月14日

  学术论坛:2010年5月15日至2010年5月16日

  地点:徐州艺术馆(湖北路)

  开馆时间: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9:00/下午4:30

  电话:+86(0)516 85606116

  主办:徐州艺术馆

  协办:荷兰利特维尔学院桑德伯格研究生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瑞士巴塞尔时装设计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徐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德国莫尼黑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国欧洲艺术中心

  媒体支持:雅昌艺术网、21世纪艺术网、99艺术网、中国艺术新闻网、《美术观察》杂志、《新视线》杂志、《南方都市报》、《装饰》

  特别鸣谢: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瑞士驻上海总领事馆

  展览主题概念

  在当代视觉设计艺术领域中,复制已经成为表达文化认同与记忆的普遍语境之一。就像同一个词被放入不同内容的句子中可以呈现出多义性一样,在不同层面中,复制的含义不仅在延伸和扩展,而且由于多义性中存在多种相似和差异,显现出这一概念所包含的一些矛盾和冲突。矛盾和冲突——概括地说——一方面来自文化背景的差异,另一方面则来自实践目的不同。

  复制的当代概念涉及到如下方式或行为:学习,记忆,模仿,生产,置换,传承,抄袭和创作……等。所有这些方式和行为都与一个国家的传统和当下生存状况有着深层的联系。

  作为当代视觉文化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复制——从以电子技术为主导的媒介发展上——不仅意味着改进和提高视觉信息的传播功能,而且还是——从产品制作技术上——现代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尽管如此,在复制概念中自然呈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并没有因以上两点的作用而消失。

  涉及到当代视觉设计的一些创作理念,复制显然不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学习,再现,模仿和传承的概念。对现有的形式进行重新解读取代了以形式为主导的原创性。,所谓解读,即是在解构和重构固有的事物关系,文化形态以及固有的形式中建立起某种新的联系。

  这是一个来自7个国家的13所艺术学院参加的展览。因此,展览的背景自然要涉及到当代视觉设计的艺术教育与教学。复制是一种学习或模仿的方式?还是一种重新解读和创作的方式?在不同国家里的教育或教学领域中,其差异十分明显,而教育和教学模式的差异是和一个国家的悠长的传统思维方式密切相连的。因此,当人们意识到要改变一种教育模式的时候,实际上就意味着要改变一个国家在几个世纪甚至上千年来积淀的知识价值的认可标准。从这个意思上说,在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领域中,复制的话题显然涉及到在文化认同上的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附件
2010-5-19 10:59
2010050510445717164.jpg (48.34 KB)
 
顶部
[广告]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1 08:37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 2001-2007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15328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21世纪艺术网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