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们在为什么而画---草根画家想说的话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o0o0o0o0o
苹果
Rank: 5Rank: 5


UID 356
精华 4
积分 341
帖子 109
威望 341
艺术币 362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1-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5-20 18: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我们在为什么而画---草根画家想说的话

  以前说“穷文富武”,好象在经济不是那么宽裕的情况下,就只能选择学文的这条路了。但美术作为“文”的一部分,现在想学习它,却绝对不是“穷人”能负担的起的了。看过很多画家的简历,往往在开头的几句里,就会出现这么一句话——“自幼酷爱绘画”。我也喜欢用这句话来说明我是天生喜欢画,然后才到处拜师学艺,然后从小就走上了这条道路,而且画了很多年。但这句话表面上所表达的意思,又怎么能昭示出自幼开始烧钱的涵义。
  从拿起画笔的那天起,材料纸张从点点滴滴积累起来,到现在已经三十岁以上,开始真正走在以绘画为终生事业的道路上的画家的历程,我想有心人不必细算,只是大略的估计一下,这段历程的投入也是个比较吓人的数目了。那么这么大的经济和精力的投入,我们就真的是仅仅为了兴趣爱好而画,或者玩笑的说是为了对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为人类文化发展而画吗?我想,在绘画的道路上正在艰难跋涉着的人,其中会有这么一小部分是这样回答的,但作为其中的绝大部分,作为其中的中坚力量,恐怕并不是再仅仅是“寄情于山水间”那么简单了。
  兴趣当然是第一位,很多人走上这条道路,应该都是因着爱好它。即使是有那么些在幼时被长辈打上这条路的,既然能坚持下来,也应该是在以后慢慢爱上了绘画。但在严酷的现实跟前,爱好难道就真的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唯一支柱吗?当绘画成了我们扮演文人的外衣,或是遮掩羞处的那块薄纱时,爱好恐怕已经早就被塞到了心灵的最角落处,这时候我们往往是依着惯性在前进,因着外力的推动在努力。
  很多人在谈文人画,在谈操守。但在真正的文人画是怎样产生的,又是依托着怎样的社会大环境而发展的,即使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美术史,但耳濡目染下或是直接百度一个,总也能明白个大概吧!缺乏了那种先决条件,又有多少人真的有那种心态?没了那种心态,又怎么可能去画出所谓的文人画来,充其量也不过是画些有些书卷气的作品,但那又何谈操守问题。
  在日本,绘画应该是归纳在“工业设计”这个大范围里。姑且不论民族情节问题,仅仅以对待绘画的态度上,这个归纳的方法还是很正确的。绘画是高层建筑,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这个建筑却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缺乏了温饱的前提,还在艰苦跋涉着的画家们真的在饿的两眼发蓝,双手颤抖,缺纸少墨的情况下,又何从奢谈文人画,何从奢谈文人的气节情操。即使真有那么几个独善其身的高士,大概也得在老婆孩子嗷嗷待哺的催促下,不得不为那五斗米弯下你高贵的身躯。而工业设计这个概念,应该还算是比较适合当前的社会大主流,在这里不敢去谈艺术当符合时代这种深刻的问题,那是已经站在颠峰上俯视众生的达人们才能随意挥洒的论题。作为草根派画家的一员,我更深深的认识到,既然无法反抗这个时代,无法反抗这个时代的特点,那就不如实实在在的低下我们寻找虚无飘渺的真理的高傲头颅,先从脚下找到自己生活的基础原点,等到不再为买一张丈二的宣纸而和家人闹别扭的时候,再换一张嘴脸,把清高的姿态挂在轻蔑的嘴角上。在爱好兴趣的督促下,我们出产的每一张作品,其实就是一个产品。既然是产品,那么它在摆上货柜时,也就分成了三六九等。说到这里,倒是想起在广告学里提到的产品定位的概念,“定位”顾名思义就是指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而它所决定的,就是你的产品最终要面向什么样的消费群。在书画市场里,也是有着各种不同的消费群体,有钱的;有眼光的;喜欢收藏的;想随便弄张回去补壁的;打算送礼的,各种各类不胜枚举。面对这样的群体,那么我们的产品该寻找到什么样的位置,我想这也是草根们应该清楚自省的一个问题。
  刚才提到艺术当符合时代不是草根画家应该探讨的深刻问题,但产品当符合市场,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雅俗共赏是个大话题,或者直接可以理解为是个大话,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不可能共存于一片天空下,也不可能同显在一张画面中。现在画画的人流行这么一种态度,你拿出一张作品来,立刻就有人在旁边大肆呼喊“好,好,真大师也”,但一转身,蔑视的眼神却立刻充斥了他的视网膜。我们不是天桥下卖大力丸的傻把势,可以用“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来安慰自己。喊好的那个人心里并不认为你是真的好,他也不会帮你什么场子,那个好字不过是他碍于面子,或是遵循着圈子里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规则而喷出来的习惯罢了。但这有什么用?记得在80年代初的时候,看过一个广告,屏幕上三位壮实的大姑娘,扶着一组粗糙的铸铁暖气片,在画外音说到某某牌暖气片后,纷纷亮出大拇指,高喊到“就是好”,当时还觉得普普通通,现在回想起来,却有吐出隔夜饭的感觉。好字被喊出来,不是要反效果的。这个好是作品的真正受众发自内心的挂在嘴边,才是真的好。而不是你作品的真正消费者,甚至是你的竞争对手,这个好字有能有多少分量在里面,更不用说在好字喊完后,那人把身子一转,背后里会说些什么,更就是不得而知了。老人曾告诉我,就多少菜,吃多少面。深刻而又清醒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产品是个什么水准,这是我们面对市场的一个正确的态度。虚高的价位,象吸饱了水分的海绵的赞誉,夸夸其谈的王婆卖瓜,最终只能是有价无市的镜中花,水中月。

顶部
[广告]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2 20:56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 2001-2007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15850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21世纪艺术网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