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ART.CC - 艺术评论区 » 中国书画篆刻 » 国画 » 二十一世纪中国画的艺术思潮


免费使用右键“超级网摘”功能!建立你自己随时随地的网络书签!
 
IE用户/ Firefox用户 立即升级浏览器注册表,开通右键“超级网摘”功能!

2011-5-28 22:03 啦啦啦
二十一世纪中国画的艺术思潮

  21世纪关于中国画的艺术思潮有两种,一种是倡导复归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在传统中求变、求发展。一种是攻击中国画,认为中国画在历史的发展中已是日暮穷途,主张用西画完全改变中国画,创立新的画种。

  对于中国画,应该说,我们要在传统中找寻历代绘画带给中国画变革的历史痕迹,来解疑21世纪艺术思潮的冲击给画家造成的迷惑。传统,在某种意义上不仅仅是笔墨技巧的承传,而且也包含了道德学问。不管是写意还是工笔,我们主要的目的是探究画中的人文思想及笔墨语言的表达方式。

  当代艺术思潮中的前卫从本质上来讲,它只是一种文化现象。尽管,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艺术思潮给当代人带来急功近利的幻想,也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跟从。但是,许多人迷惑的心扉并没有醒悟,而是空谈天理性命和沉迷在闭门造车之中,重复自己,否定古人。当然,我们不能以点带面,全盘否定艺术思潮给艺术发展带来的勃勃生机和注入的新鲜血液,但必须认识到一点,有些艺术思潮的蔓延,已经导致了民族文化的沉沦。千百年以来,我们凝聚的文化底蕴慢慢被否定。一部分画家和理论家倡导的后殖民文化现象缓慢改变了中国画中“明劝诫、助人伦”的思想,而单纯地把绘画作为个人消遣用来粉饰天下。甚而认为,民族绘画要振兴,只有改变旧观念,弃除传统,远离千年落后的文化现象,接轨于西方主流文化,创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新中国文化现象,才能振兴中国画。进而全盘否定艺术的社会服务性和服务人民大众的公德性,形成了单调的玄色玩弄。甚至,大肆强调中国画本身就是纯视觉的形象艺术。极左的艺术思潮,颠倒了艺术本质也腐败了艺术现象。但是作为一名画家,不管我们怀着怎样的心情,必须在道无常形中寻找变从常起的思维拓展,在充满争论的艺术思潮中寻找辨聪的方向。认清中国画,是涵养人格至善的要素,是美与丑的展露,是人品修养与文化内涵的结合,更要洞悉中国画艺术是一个民族文化特性强盛与衰落的体现,是类似于文学作品的阐述,是利己利人的善化行为,是笔墨凝结形象的审美哲学。尽管,社会全面进化的豪言壮语让心灵多了几分迷惑,但是我们不能摆脱道德的约束,在画中大肆宣扬人性丑恶的一面,更不能抛弃民族!

  当代艺术以多元化的方式进入艺术的历史转型阶段,争论也就伴随各自心潮动荡的观念依据而对传统否定与肯定。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画的发展在当代不需要传统的承依,新时代的中国画就像新生儿一样,脱离母胎的束缚,不能把创作思想挤进蜗牛壳内(传统),而是要像小孩一样随心作画(创新)。更有甚者(一些激进青年),在自己的媒体上大骂古人根本就不会画画,而且脏话连篇。进而标榜自己画入禅理,意在云外。再加上某些所谓的“艺术评论家”精彩的点评,此人可能也就成了中国最有思想、最具创造力的艺术家。其实,他们对传统的否定与争论,无非就是让人们承认当代艺术思潮步西方后尘的前卫运动的合法性。

  争论,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是为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不被扭曲。作为批评家,应该根据当代艺术思潮中出现的病症,把脉确诊,开出药到病除的“良方”。在延续与发展中,呼吁画家不要离开“中国”。中国文化之所以不曾中断的原因,就是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传统思想得以发展和延续。不管主[color=#0000ff]张西[/color]方文化思潮的呼声在观念上如何幻化出一些“捷足先登”的追梦者,进而形成帮派的拥护队伍,我们必须站在民族的立场关注中国画的命运。中国绘画从6000年前装饰性图案的萌芽到元明清时期绘画的突出成就,这个过程并不是极致中的重复。只有继承传统,才能出新。继承就像孩子幼学a、o、e和字、词造句的组合,创新自然就是通过字词达到交流的目的。

  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在某种角度说明了我们只有根据自己的国情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艺术也是一样,当下表面上一些作品在“创新”,但是这种“创新”是硬放到中国画里面。要线没线,要笔无笔,只是墨飞彩溅,何谈作品中的思想性?但是他们不愿跟在前人步伐后面,来奠定自己的基本功。相反在地位和金钱的支持下,大造舆论声势,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极左艺术思潮。而且这种思潮的统治,使许多人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理由:“艺术,是专家学者看的,不是老百姓看的。”在躁动心扉的驱动下,争当舆论界的先锋。

  当代画家,大多一生中只描画一种物象,而古代的画家中多是饱学之士,诗赋书画无所不精,并且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画中蕴含了浓厚的谦恭达仁思想和社会的共性观念。像东晋的顾恺之,北齐的杨子华,唐代的阎立本,五代的顾闳中,宋代的李公麟,元代的何澄、赵孟頫,明代的唐寅,清代的黄慎、八大山人等等,他们不仅在传统的承依中成为传统,而且还有各自的创新画风。这也是我们当代画家值得反思的,为什么古人能绘事百物,而在我们这一代都变成了单一物象的描画?为什么古人在承依中能延续中国画的发展,历经几千年不曾中断,而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就要封存它呢?是艺术的本体属性强化了画家不求意境只求形式的风气?还是现代主义注定要瓦解中国画本身具有的诗、书、画、印?

  中国画要创新,这是必须的。但是,创新不能离开中国画的社会服务性,即“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更不能离开中国。中国画,之所以叫“中国”,那是因为它是中国的。如果,中国画让人看后不像中国的“画”,那中国画就不叫中国画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